如果仅从自私的角度想,最好的想法总要付出代价才能想到的。如果持续这样想,一段时间后,就说一个月后,你就会发现一切都变了,自身也发生了变化。你会发现如今的你对过去小心眼可怜的思维方式充满厌恶和讨厌,无论如何也不愿回到过去的那个你了。在这一个月的过程中,你会感受到积极的思想波动的有利力量,你的生活会完全不同。尝试一下,现在就开始尝试。你永远不会后悔的。
有两种你应该根除的、尤其不好的思想。首先第一种,当你心理失去平衡,你会发现与其一致的思想也就不在了,这里我所说的是恐惧和憎恨。这两种思想是很多其他思想的根源。担忧是恐惧最古老的伴随者,且两者极为相似。嫉妒、怨恨和愤怒以及其他难以计数的思想都由憎恨产生。丢掉憎恨,你就能免受这些思想的麻烦。在品格培养这一课我会讲到更多这方面的内容。
接下来我要讲的是思想的聚合功能的另一阶段。我指的是其正确思想导向成功。
这看起来无法置信,但这却是事实。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把成功归功于虔诚,有力且集中的思想振动。他们将精力集聚在某一思想上,借助思想的帮助,以及“自我意识”,始终坚守目标,并不断磨炼他们的品质,就能达到他们初定的目标。也有些人瞄准的也是同样的目标,却失败了。因为他们没能坚守目标,慢慢地气馁了,被吓到了,诱惑了或是被骗离了目标。
坚守目标的必备条件是,首先,要有超强的欲望(而不仅是愿望),其次要坚定地相信自己拥有能实现欲望的能力(而不是将信将疑),最后,还要有无敌的赢的决心(而不是中气不足地说“我尽力了”)。
这很奇怪却难以解释(如果不了解哲学的话),但是照这么说的话,成功似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思想的力量的信仰。将信将疑只能达到半倍的功效,而真挚,坚定,自信地坚信“你终会成功”,结果就会奇迹般地好。培养那种信仰,伴之以对你目标坚定的思想命令,你就会成功。“要求得到某物,你就能得到;主动索取某物,某物才是你的。”但是在要求和索取的同时要伴以坚定的信仰和对成功的期盼。
海伦·威尔曼说过,“胆敢声言‘自我’的人能够冷静地等待,而仓促的命运总会满足他的愿望。”
但是“冷静地等待”一词指的只是心境,暗示了对“肯定的事物”冷静而自信的期盼。这并不是说人应该轻松地坐着,叉着双手什么也不干,而只是干巴巴地等着“仓促的命运”扔馅饼下来,砸到他的衣兜里。不是这样的,海伦·威尔曼从没这么说过